主頁 > 概要 > 愛知縣概覽 > 愛知的發展歷程

概要

愛知縣概覽

愛知的發展歷程

沿革

律令體制之前由尾張(木曾川、莊內川地區)、三河(西三河的矢作川地區)、穗(東三河的豐川地區)的3個地區構成。大化改新之後,變為尾張、三河2個國家,一直延續到江戶時期。
明治4年(1871年)的廢藩置縣後,尾張(知多郡除外)變為名古屋縣,三河與尾張的知多郡變為額田縣。明治5年(1872年)4月名古屋縣被改成愛知縣,同年11月27日將額田縣廢除改為由愛知縣管轄。這樣,一直存續的尾張國與三河國作為愛知縣被統一了。
當時縣內共有2900多個町、村,後來經過明治與昭和時期的大合併後,在昭和45年(1970年)時的市、町、村的數量減為88個。在此之後的30余年,市、町、村的數量沒有變化。但在平成15年(2003年)之後,經平成大合併又有16起市、町、村合併,平成21年(2009年)10月1日時的市、町、村的數量為60個(35市23町2村)。

愛知的地名由來

據說由《萬葉集》卷三,高市黑人所作“白鶴唳長天,高飛向櫻田。年余市瀉處,應見潮水干。”詩句中的“年魚市瀉(ayuchigata)”而來。後來“ayuchi”逐漸轉變成“aichi”,愛知(郡)的郡名也由此產生。
廢藩置縣後,因縣廳被移至愛知郡的名古屋城內,故縣名也被改為“愛知縣”。


回到頁面頂部